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燕 通讯员 西检
以做任务发红包或送游戏皮肤为诱饵,骗取大量实名注册的微信账号,之后转手高价出售。
日前,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骗取微信号并出售犯罪团伙中的6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
兼职被骗引出专骗微信号的犯罪团伙
去年9月,杭州市民邹小姐想找兼职,经过网络查询,她进入了一个微信群。在群中观察几天后,邹小姐联系群主,找了一个刷单的兼职。第一次,她试着刷了1.9元,返现4.9元。
看到真的有返现,邹小姐放松了警惕。在群主的建议下,她开始刷大单赚大钱,并下载了一款购物APP。
但奇怪的是,虽然邹小姐刷单的金额越来越大,返现却没有了。邹小姐想退出,让对方退款,对方说要验证账户安全并随即让邹小姐进行了一系列操作,最终的结果是,邹小姐的7万余元又没了。醒悟后,邹小姐报警。
警方立案侦查发现,联系邹小姐的微信号可能是犯罪团伙非法购买的微信号。随着进一步侦查深挖,背后隐藏的专门骗微信号出售的犯罪团伙渐渐浮出水面。
2020年10月22日,以陈某为首专门骗取微信号并售卖的近30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
发红包、送游戏皮肤骗取微信号
去年7月的一天,小王在家中刷视频,看到一条“做任务发1888元红包”的消息。
小王加了对方的QQ,对方告诉他,只要用小王的微信号帮助对方公司进行微信投票后,就能获得1888元的红包,小王信以为真。
对方提出,不是专业人员操作怕被查出刷票,要求小王将自己实名注册的微信账号、登陆密码、支付密码发给对方,由对方来操作刷票。
这怎么行?微信中的钱被转走怎么办?小王担心。对方又说,为了避免纠纷,小王应在将账号、密码告诉对方前,把微信中的钱转出。另外,对方操作后,小王可再自行更改密码。
小王心想,微信里面没钱,密码给他们也不会有损失,就将账号、密码等信息告诉了对方。之后,对方又说为了安全,需要更改小王微信号绑定的手机号码,于是小王就将自己的微信换绑成了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码。
一切完成后,对方告诉他,等3天后,小王可以再登陆微信,那时1888元的红包也会到账。
可是,3天过后,小王却发现自己的微信号已经登不上去,当然1888元红包也没有。联系对方,发现对方早已将他拉黑。
这时,小王才意识到被骗了,立即报警。
微信号被分“三六九等”出售
其实小王遇到的,就是以陈某为首专门骗取实名注册微信号并售卖的犯罪团伙。
陈某等人通过招募业务员,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做任务送红包”或“做任务送游戏皮肤”等信息,利用固定的话术,一步步将实名注册的微信账号和密码骗到手。
之后,他们对骗来的微信号进行鉴定,根据注册时间的长短,账号的活跃度进行分类,按不同的价格,出售给他人。
这些被出售的微信号可能会被他人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经查,自2020年5月起,陈某等人以做任务发红包、送游戏皮肤等虚假信息为诱饵,骗取他人实名注册的微信账号7200余个,出售非法获利120万余元。
西湖区检察院认为,陈某等人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获取并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将陈某等6人依法提起公诉,其余人员也将继续处理。
检察官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
司法解释明确,刑法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检察官同时提醒,个人账号密码要保存好,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